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专项工作评议重点问题整改方案(市医保局)

发布日期:2024-03-30   13:22 浏览次数:

一、农村居民购买质优价宜的集采药品不便捷的问题

集采药品主要集中在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城区居民购药比较便捷。但我市有些村离城区较远,且老年人居多,外出购药不便捷,导致群众无法就近购买质优价宜的集采药品,未能更好地满足患者基本购药需求。

(一)整改目标

深化国家集采药品进基层效果,参加活动村卫生室达到1700家,丰富集采药品种类,确保参加活动的村卫生室药品种类平均达到30种以上。

(二)整改措施

1.开展“集采药品进村卫生室”活动。动员村卫生室自愿报名参加,按“五统一”标准,设置集采药品销售专柜,实行“零差价、零利润”销售,确保药品种类平均达到30种以上。

2.开展“集采政策进农村”活动。通过集采政策培训会、座谈会、微信群及日常监督检查等形式,大力宣传集采政策,进一步提升群众购药可及性、便捷性。

3.探索建立村级智慧药房。加强对常用药品、集采药品、人员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对群众用药需求及药品储备情况进行智能数据分析,尽力实现由“人等药”到“药等人”转变。

(三)完成时限

1.6月底前,通过政策宣传、全面动员,确保参加集采药品进村卫生室活动的达到1200家。

2.9月底前,不断丰富药品种类,确保参加活动的村卫生室药品种类平均达到30种以上。

3.11月底前,参加活动的村卫生室数量达1700家,开展“集采政策进农村”的行政村达100个。

(四)责任分工

市政府分管领导:毕红卫

部门主要负责人:陆汉明

分管负责人:刘永辉

责任科室: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科

二、群众对减轻中医诊疗方面就医负担获得感不强的问题

直接鼓励患者选择中医药诊疗服务方面的医保支付政策相对较少,患者在支付住院起付线、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个人先行自付比例、使用医疗机构中医制剂自付比例等方面,医保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大,与西医诊疗差异性支付不显著,引导群众在中医医疗机构享受中医药诊疗服务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一)整改目标

提高群众享受中医药服务的待遇保障水平,中医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降低20%,进一步调低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个人先行自付比例;扩大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提高开展日间中医医疗服务医保结算试点的医疗机构数量,新增试点综合医疗机构2家以上,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就医需求。

(二)整改措施

1.完善中医医疗机构住院待遇保障政策。较同级综合医疗机构降低定点中医医疗机构的住院起付线,进一步降低群众在中医医药机构住院就医的个人负担。

2.完善中医药医保支付政策。及时将中医药适宜技术、特色优势技术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完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中药饮片、医疗机构治疗性中药制剂医保支付政策,适当调减个人先行自付比例,进一步降低群众使用中医、中药治疗的个人负担。

3.提高日间中医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在2023年全市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全部开展日间中医医疗服务医保结算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在有条件的综合医院中医类科室推行日间中医医疗服务医保结算。

(三)完成时限

1.3月底前,开展综合医疗机构日间中医医疗服务医保结算试点申报工作;综合当前待遇保障水平和基金运行情况,对定点中医医疗机构的住院起付线较同级综合医疗机构降低20%,完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中药饮片、医疗机构治疗性中药制剂医保支付政策。

2.6月底前,制定综合医疗机构开展日间中医医疗服务医保结算试点工作方案,根据申报等情况新增试点综合医疗机构2家以上。

3.9月底前,完善中药饮片、医疗机构治疗性中药制剂有关医保支付目录管理;研究确定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日间中医医疗服务医保结算试点有关工作。

4.11月底前,完成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特色优势技术纳入医保支付的有关工作。

(四)责任分工

市政府分管领导:毕红卫

部门主要负责人:陆汉明

分管负责人:肖明亮

责任科室:医药服务管理科、待遇保障科

三、医保信息化应用场景多元化不强的问题

医保“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长期护理系统未开展安全等级保护评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医保信用支付应用场景有待扩展;运用信息化手段赋能慢特病管理方面发挥不充分。

(一)整改目标

巩固提升医保服务事项“掌办、网办”效能,开展医保重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评定工作;全面推进医保“信用支付”,逐步扩大医院覆盖范围,探索推行医保门诊“信用支付”,更大范围释放信用就医惠民红利;完善门诊慢特病等医保移动支付场景,构建门诊慢特病业务办理流程线上线下一体化医保服务模式。

(二)整改措施

1.巩固提升医保服务事项网办效能。规范医保服务事项清单制度,实现“生育津贴”“职工退休待遇”等更多事项线上提交、无感办理,开展医保重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评定工作。

2.推进医保“信用支付”全场景应用。积极探索实现医保信用在“门诊就医购药”“基层门诊统筹”“慢特病”等各项门诊业务的应用落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无感支付”“离线结算”应用模式。

3.推进数据赋能“慢特病管理”。进一步拓展慢特病鉴定渠道,除线下通过医疗机构提交申请资料外,推动慢特病线上自助办理,提高鉴定效率,推动实现慢特病线上复诊、购药、医保结算及药品配送到家等一体化服务。

(三)完成时限

1.4月底前,规范医保经办服务重点事项清单,优化提升“免审即享”“电话即办”等服务事项。开通医保住院就医“信用支付”达到30家,并向社会宣传推介。

2.6月底前,完成医保重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评定工作;完成门诊慢特病申请认定、签约定点业务线上自助办理,切实方便群众就医。

3.9月底前,在部分慢特病定点医药机构试点运行慢特病线上复诊、购药、医保结算、药品配送到家服务;探索开展医保信用在“门诊就医购药”“基层门诊统筹”“慢特病”等门诊业务应用试点工作。

4.11月底前,开通住院就医“信用支付”达到35家以上,门诊就医“信用支付”达到20家以上。

(四)责任分工

市政府分管领导:毕红卫

部门主要负责人:陆汉明

分管负责人:宋玲

责任科室:规划财务科、市医保中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